<<返回上一级企业新闻 > 中美能源合作何去何从

中美能源合作何去何从

发布时间:2019-06-20 14:05:24

思想库

两个在能源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的国家如果不能合作,而是走向对抗,对全球能源行业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而言,其影响都是负面的。

 

中美能源合作何去何从

文/子恺

2018年以来,中美经贸摩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。在这场博弈中,能源产业曾经被寄予厚望,被视为是缓和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手段。如今,正当中美经贸谈判曙光在望时,又陡生波折。5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从510日起,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%调高至25%。中国政府很快予以反击,将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税率提升至25%

对于中美能源界来说,当前无疑是一个“至暗时刻”。中美能源合作该何去何从?

 

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

理论上,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。

近年来,在页岩油气革命的推动下,美国已经进入“能源新时代”(美国能源部长里克·佩里语)。这个“能源新时代”实际上也是油气生产的“全盛时代”。从原油生产来看,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创下1096万桶/日的历史新高,较2017年增长160万桶/日,增速高达17%,超越上世纪70年代最高水平,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。美国原油进口量从2005年的1010万桶/日下降至2018年的770万桶/日,同时出口原油接近200万桶/日,出口成品油560万桶/日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预计,美国未来30年内都将是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。

从天然气生产看,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,2018年天然气产量1013亿立方英尺/日(相当于年产1万亿方),同比增长11%。在天然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,该国对外出口的液化产能正在快速扩张。截至2018年底,美国已建成LNG产能2325万吨/年,2019年还有近3000万吨/年的产能投用。预计到2020年,美国将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的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。根据IGUInternational Gas Union,国际气体联合会)的统计,到2025年美国的液化产能将达到8800万吨,有望超越卡塔尔(8000万吨)和澳大利亚(7700万吨),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。 

反观中国,受近年来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,中国油气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中国石油消费近五年来基本保持3%~4%的增速,天然气消费近两年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,增速分别达到14.8%17.7%2018年,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,同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。国际能源署(IEA)预计,204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将从目前的2800亿方增长至7100亿方。而根据咨询公司Rystad的预测,中国2025年的LNG需求将达到9500万吨/年。
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推进中美两国能源合作是双方的一致认识。中美两国都是重要的原油进口国,中国近年来炼油产能过剩,石油产品开始谋求出口,与美国产品可能还存在竞争关系,相比之下,推进天然气领域的合作,被认为是减少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。

2017年特朗普访华时签订的2500多亿元的大单中,能源合同占比超过50%。即使在20183月美国总统签署针对中国贸易的备忘录、决定对包括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时,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中美LNG贸易依然寄予希望:“中国需要进口很多美国LNG。如果没有其他多元化产品来源,多从美国进口一些是非常合乎逻辑的,它也会有减少贸易逆差的作用。”

2018年剑桥能源周上,切尼尔公司(CheniereCEO 杰克·福斯克谈到亚洲市场时也是“雄心万丈”:“Sabine pass投产以来,截至目前已送出300船到25个国家。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……中国去年LNG需求增长了40%以上,仅增量就与切尼尔公司目前的产能相当……亚太地区的LNG需求增长快速,我们可以将产能翻倍并将其全部卖到亚洲。”
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中美能源贸易目前总体规模不大。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规模大约20万桶/日,如果按照油价50美元/桶折算,进口额大约40亿美元左右,进口LNG138万吨,按到岸价10美元/MMBTU计算,LNG贸易总额也不过10亿美元左右。

中美经贸摩擦的不确定性更是让中美能源企业持“观望”心态,双方之间的能源贸易几乎陷入“冰点”。中国对美国原油进口量从2018年上半年的37.7万桶/日下降至今年2月的4.16万桶/日,中国买家已不再签署长期协议购买美国原油。去年9月,中国宣布将美产LNG加征税率定为10%后,中美LNG贸易量陡然缩减,同比降幅在75%左右。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,201810月、12月和20193月皆无美国LNG进口,201811月、20191月和2月,进口量分别为13万吨、12.8万吨和6.4万吨,这意味着双方一个月仅有一船LNG的贸易往来。

 

LNG无法完全平衡贸易逆差

最近有报道称,美国谋求对华贸易逆差减少2000亿美元甚至更高。平心而论,与美国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过高期望相比,LNG恐怕很难承担起如此“重任”。

简单算一笔账就可知道,如果1000亿美元全部依靠进口LNG,中国大约需要从美国进口2亿吨LNG;如果进口5000万吨LNG,预计减少贸易逆差250亿美元。考虑到中国2017年全年进口LNG的规模为3940万吨,2018年为5200万吨左右,假设未来十年中国LNG进口量在2017年基础上再翻一番,达到8000万吨,且新增进口量全部来自美国,也仅能减少贸易逆差400亿美元左右。

对于很多亚洲LNG买家来说,美国大量LNG进入市场,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采购渠道,美国目前相对较低的气价,也为亚洲买家降低资源池成本提供了一个新选择。但从中长期看,亚洲买家从美国购买LNG,特别是签订长协合同,也面临着一些市场风险。

首先是美国气价走势的不确定性。从目前看亨利中心气价不到3美元/MMBTU,算上3美元/MMBTU的液化成本,2美元/MMBTU的运输成本,以及其他一些操作成本,美国LNG预计运输至亚太的成本价在8~9美元/MMBTU(相当于2/方),该价格和此前很多亚洲买家签订的长期合同相比有一定竞争力。

COPYRIGHT © 2018 安徽海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