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返回上一级企业新闻 > 风电平价:边吃螃蟹 边练内功

风电平价:边吃螃蟹 边练内功

发布时间:2019-06-20 13:45:35

封面策划

发电利用小时数是风电平价上网的生命线。要实现提高利用小时数的目标,大风机、能消纳、好运维三个条件皆不可少。

风电平价:边吃螃蟹  边练内功

文/本刊记者   张越月

“我们知道,风电平价总要来的,只是比想象中早了一点。”这是一家风电企业的总工在5月22日召开的2019中国风电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的开场白。同一天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公布2019年第一批风电、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。在总计数量250个装机规模2076万千瓦的项目中,风电项目占56个,装机规模451万千瓦,相当于此次公布项目总装机容量的21.7%。

尽管首批风电项目在数量上不占大头,但在新能源平价上网之路上,风电却是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2017年,位于河北、甘肃、黑龙江、宁夏和新疆等地的13个、总计70.7万千瓦项目入选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名单,拉开了新能源平价试点的大幕。

和两年前的试水不同,在本次风光发电平价上网政策下,中东南部的项目大量出现,“绿证”“长协”等配套政策也同时跟进。不少风电从业者认为,更大范围的试点、更接地气的政策意味着更多机会,但行业需要保持稳定和理性,在未来两年围绕“大风机、好消纳和易运维”三个关键因素,挖掘行业的内生动力。  


陆上风电先“平”

和光伏有发电侧和用电侧两类平价不同,风电的平价主要在发电侧。在发电侧进一步细分,又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两种。其中,陆上风电被认为将率先实现发电侧平价。

2009年前,由于风电采取特许经营模式,陆上风电价格采取固定招标电价。2009年,我国首次推出风电标杆电价政策:根据风能密度、地形划定等条件,把全国分为四类风区,按照资源由强至弱的顺序,设定0.51元/每千瓦时、0.54元/每千瓦时、0.58元/每千瓦时和0.61元/每千瓦时的标杆电价。从2009年至今,四类陆上风电标杆电价已下调四次,降幅达0.1~0.2元/千瓦时不等,已经相当接近燃煤标杆电价。

有业内人士指出,除了整体接近平价,部分陆上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,如河北省可以实现完全退出补贴。因此在2020年,陆上风电最有希望率先实现平价上网。

但接近的另一层含义,是风电标杆电价和火电上网电价仍有差距。当前电力体制下,我国各省区执行不同的上网电价,电价水平在 0.25~0.4505元/千瓦时之间不等。即便按照2019年4月敲定、2020年1月实施的最新风电标杆电价,部分地区仍需要补贴。

和陆上风电相比,这两年发展速度向好的海上风电仍有一段路要走。

仅看资源条件,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比陆上风电高出20%~70%,且具备出力更平稳、不占用土地、可大规模开发、电力就近消纳等优势。但是,海上风电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高企。三峡新能源总经济师陈姿认为,从投资成本看,海上风机机组成本约占30%,海上支撑结构(包含风机基础和风机塔筒)占22%。加上基础机构和塔筒采取分开单独设计,导致投资成本偏高;从运维成本看,海上风机运行环境复杂,故障率高,运维投入相对更高。

根据相关智库测算,海上风电投资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左右,以江苏近海海上风电项目为例,单位投资为14000元/千瓦,而对标的陆上风电项目单位投资仅7200元/千瓦。测算同时指出,到2028年,海上风电有望通过技术优化等手段,降低单位投资成本,实现平价上网。


西北落地更快

在首批风电项目涉及的省份中,内蒙古始终没有出现,这不免让人感到意外。因为内蒙古所在的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,一直被认为是平价有望率先落地的地区。

风电业内一直有个共识:发电利用小时数是风电平价上网的生命线。要提高发电小时数,三个条件不可或缺:一是大风机,二是能消纳,三是好运维。如果从这三个条件考量,西部和北部地区要比中东部地区条件更胜一筹。

首先看风机。

不久前,内蒙古近年最“著名”的项目——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中标结果出炉。尽管在招标时,对单机容量的要求是3兆瓦以上,但投标结果显示,33个参与招标的风电机组机型中,4兆瓦以上机型数量占19个,不止一款机型的单机容量超过或等于5兆瓦。

之所以使用大风机,是因为乌兰察布基地属于高风速地区,大机组的规模应用将让度电成本显著降低。而乌兰察布大批量使用大风机,也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:未来在西部和北部高风速地区,大风机应用会逐渐增加,上网电价在这一区域有望快速下降。

其次看消纳。

COPYRIGHT © 2018 安徽海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